委托合同终止的一般原因是
时间:2023-01-06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委托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是指一般合同所通存的终止原因。如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已经不可能、委托合同的存续期间届满等。特殊原因是指导致委托合同终止特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1、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2、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
委托合同的终止原因
一、一般原因
委托合同的一般原因包括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不可能、委托合同存续期间届满等。
二、特殊原因
特殊原因指导致委托合同终止的特有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 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不论是有偿委托合同还是无偿委托合同,不论是定期委托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委托合同,当事人均享有任意终止权。这是因为委托合同基于当事人的相互信任,当事人对对方的信任动摇时,即使没有确凿可信的理由,也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
- 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除非有约定或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否则委托合同在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时终止。特殊情况下,委托合同也可以不终止,例如合同另有约定或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
委托合同的终止处理
当委托合同终止后,根据不同情况,受托人有不同的义务:
- 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导致委托合同终止,并将损害委托人利益时,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委托人应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 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导致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应及时通知委托人。如果终止委托合同将损害委托人利益,在委托人进行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应采取必要措施。
解除委托合同的损失赔偿
如果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解除合同的一方应赔偿损失,除非损失不能归责于解除合同一方的事由。
补充说明
委托合同中,受托人有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受托人原则上应亲自办理委托事务,只有在事先取得委托人同意或情况紧急时,为了委托人的利益才可以转托他人。委托合同的成立不以物的交付或当事人实际履行行为为要件,而是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时即成立。因此,委托合同属于诺成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裁员通知书
某公司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业务萎缩,最终决定裁员的情况。文中提到了裁员的具体原因、合同终止、工资和经济补偿、归还办公设备和材料的流程,以及感谢员工并展望未来的内容。公司提供了相关联系方式和确认手续。
-
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
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多种条件。包括合意解除、过失性辞退、非过失性辞退、裁员和辞职、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终止导致的自然解除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社会保险的转移手续及跨市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步骤。
-
贸易合同中的终止条款
贸易合同中终止条款的多种情形。包括自然终止、显失公平、欺诈行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自然人死亡、不可抗因素等导致的合同终止。此外,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履行、债务抵销、标的物提存等情况也可导致债权债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需遵循诚实信
-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多种情形下解除合同,包括不可抗力、一方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债务等。对于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但需提前通知对方。新的民法典可能导致与之冲突的法律规定失效。
-
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应该怎样处理
-
不安抗辩后是否一定能解除合同
-
房屋买卖租赁合同的自行终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