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

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

时间:2025-06-14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8979
我们知道对于职工来说建立合同关系是很重要的,双方按照合同办事可以保障双方的利益。但是很多时候也有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那么劳动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1. 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法》第2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不需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解除。

2. 过失性、非过失辞退

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非过失性辞退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包括以下情况:(一) 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三)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时,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3. 裁员和辞职

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必须裁减人员,被裁员人员即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7条的规定,对这类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富余人员辞职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是允许的,同样也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4. 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32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 在试用期内;(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三)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5. 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根据《劳动法》第23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即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劳动关系解除后的社会保险跟随转移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是一个跟随参保人终生的保险,连续性是社会保险关系的基本特征,因此参保人在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社会保险也应跟随本人转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法律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关系是指依据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在社会保险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包括养老保险关系、医疗保险关系、失业保险关系、工伤保险关系和生育保险关系。跨市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步骤如下:1. 参保人须持有效身份证原件到参保地的社会保障分局打印《基本养老参保缴费凭证》一份。2. 参保人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或在新就业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携带《基本养老参保缴费凭证》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3. 当跨省转移的参保人没有重新就业参保以及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并到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原参保地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保险账户。4. 参保人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向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待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收到接收函后,直接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的各项条款,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务报酬、保险福利待遇、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续订等方面。劳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合同中特别注意到了劳务关系的特点,如没有义务

  •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不辞而别造成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并要有损失证据。其次,单位应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避免风险。最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非法克扣或拖延支付需担责。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

  • 股东被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补偿

    股东被解除合同的补偿问题。公司无权单方面解除股东的合同,但如果股东滥用权利造成损失则需赔偿。如果股东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作为劳动者工作,则适用劳动法规定。合法解除合同的情况下,根据股东是否有法定过错来决定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非法解除合同则需支付两倍补

  •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