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合同违约金通常需要提供收据。如果收款方是单位,应提供相关合同和合法的收付款票据。如果收款方是个人,应提供相关合同和收款人的有效收款证明。合同违约金的实际支付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违约金主要分为两种:
违约金的性质主要是补偿性的,有限度地体现惩罚性。违约金的设定强调了补偿性原则,同时也承认了惩罚性的一面。一方面,违约金的支付金额应根据违约情况确定,即违约金的约定应预估违约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实际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金额。另一方面,如果约定的违约金金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增加违约金,使其与实际损失大致相当。这明显体现了违约金的补偿性质,将其作为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又鼓励当事人积极从事交易活动和经济流转。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远高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然而,如果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一般情况下无权请求减少违约金。这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当事人举证的繁琐,另一方面也表明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损失,显然超过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性。
由于违约金是当事人通过约定预先确定的,且在弥补守约方损失的同时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作用,因此,违约金既是一种责任形式,又是一种独特的担保合同履行方式。当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时,违约方会权衡其违约后果。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明显具有惩罚性,尤其是超过违约所带来的利益时,任何理智的人都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因此,违约金具有担保属性,且惩罚性越强,担保效力越强。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合同违约的情况通常需要支付违约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违约金既具有惩罚性质,又具有补偿性质。收到违约金的一方当事人应该提供收据,以证明违约事项已得到妥善处理。
劳动者违纪的处罚依据。劳动者不遵守单位纪律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也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业培训后,如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有明确规定。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
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各种情形。包括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导致损失、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未经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六个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规定。只有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这两种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才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违约金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双方在约定违约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
一份房屋出租代理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涉及房屋位置、代理期限、租金、其他费用以及委托方和代理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在代理期间,甲方不得无故收回房屋,否则需赔偿乙方违约金。同时,甲方需确保房屋的正常使用并按时修缮设施,乙方需确保客户合法守法并结算各项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