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 > 逾期支付违约金与解除合同违约金是否可以同时主张?

逾期支付违约金与解除合同违约金是否可以同时主张?

时间:2023-08-12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8878
导读:对于房屋买卖合同的起诉书,首先写明民事诉状,然后写明原告姓名、出生日期、现住址等,以及被告公司地址,说明案件的具体情况、事实和理由,最后陈述被起诉的法院名称,与检察官达成协议的名称和时间的信息。

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文化程度,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被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文化程度,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诉讼请求:

1、请求贵院判令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并限期被告无条件交付原告之房屋合法手续。

2、请求贵院判令被告即日给付原告因延迟收房产生的银行同期贷款利息人民币×××元,违约金×××元/天,(由2007年10月31日至2008年6月10日)逾期7个月,(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3、原告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违约金数额。要求按照22元/月/建筑平方米向原告支付补偿金,共计人民币×××元(大写:)。

4、请求贵院判令被告因延期交房给原告办理房屋产权延期带来的损失×××元。(按银行现利率执行)。

5、请求贵院判令本案包含诉讼费在内的一切相关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与被告系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原告于××××年×月×日与被告签署了《商品房的买卖合同》,原告购买被告开发的某某地区某某花园×楼×门×××号商品房一套。合同中对原、被告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约定。原告于××××年×月×日将首付款人民币×××元,于××××年×月×日将贷款人民币×××元付于被告帐户,合计总房款×××元全部支付到被告指定帐户。原告依据合同中的约定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买受人应尽的付款义务。根据合同第三条约定,该商品房应于××××年×月×日前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但由于被告没有依照《天津市商品房管理条例》合法取得《住宅商品房准许交付使用证》,导致至今××××年×月×日,原告不能合法入住。被告的行为构成了严重违约且恶意拖欠赔偿款。按照合同第五条第一款之约定,“甲方应支付乙方已付款利息,利息自合同约定甲方应交付商品房之日次日起至实际交付商品房之日止,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第十七条损失赔偿额标准: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此致

×××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月日

在书写房屋买卖合同起诉书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相关的信息填错导致法院不受理。如果当事人对房屋买卖合同起诉书的写法仍然不懂,可以到相关的法律事务所来请求相关律师书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入股分红协议书范本

    甲方与乙方(后埠乐强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土地入股分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入股事项、入股期限、红利支付方式、土地交付、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情形以及履行义务和违约金等方面。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事宜达成协议。

  • 供需合同

    供需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质量要求等条款。合同中明确了产品的具体信息、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以及交货时间、地点和运输费用等细节。此外,合同还规定了验收标准和提出异议的时间期限,以及质量问题的赔偿方式和标准。

  • 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包括合同标的的风险提示、付款方式、交货时间及地点、保修条款以及相关权利及义务等。合同双方需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详细内容,并就产品所有权及处分权作出保证。付款方式需明确支付时间和方式,交货时间和地点需具体约定。此外,合同还规定

  • 购买二手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购买二手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审查房屋所有权及相关情况,包括产权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证件,评估产权及土地使用权是否存在限制。签订合同后,如一方违约,守约方可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并收取违约金或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实际经济损失。若购房者反悔不想购买,应与对方协

  • 美容卡未写不退钱但收据写不退可以退钱吗
  • 合同解除后违约金条款还适用吗
  • 租房合同的违约处罚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