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这被称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在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保证人无权行使先诉抗辩权:
当债务人的行踪不明,且没有财产可以被执行时,保证人无法行使先诉抗辩权。
如果债务人的破产案件已被人民法院受理,保证人也无法行使先诉抗辩权。
如果债权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债务人已经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保证人无权行使先诉抗辩权。
保证人可以书面表示放弃先诉抗辩权,一旦放弃,保证人将无法再行使该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形包括:
一方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此时该当事人有权选择不履行合同。
一方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只能部分履行合同义务,此时该当事人有权拒绝支付未履行部分的款项。
行使先诉抗辩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保证人才能享有先诉抗辩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我国,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而一般保证担保是例外。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换句话说,保证人可以在诉讼、仲裁或强制执行程序之前的任何时候行使先诉抗辩权。
行使先诉抗辩权只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承担保证责任,而不是完全不承担保证责任。
在处理同时履行抗辩权时,需要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无法正常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只能部分履行合同义务。此时,该当事人有权拒绝支付对方未履行义务的款项。
新《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合伙企业主要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两种类型,前者由普通合伙人组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认缴出资额。此外,合伙企业具有由各合伙人组成、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