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隐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隐名投资者和显名股东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的书面协议在诉讼中将成为保护隐名投资者权益的有力证据。在协议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仅有隐名投资者和显名股东之间的协议通常不能确认隐名投资者享有股权的法律效果。为此,隐名投资者应争取与项目公司及其他股东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这样可以确保公司内部各当事人都承认隐名投资者的实际股东地位,从而更好地保护隐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隐名投资者在出资并设立公司后,应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委派管理人员或其他人员,并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这样可以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预防潜在风险。同时,如果发生诉讼,隐名投资者可以主张已实际行使股东权利,争取对自己有利的诉讼地位和判决。
由于隐名投资行为的隐蔽性,隐名投资者时刻受显名股东的制约。因此,隐名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显名股东的资产和纠纷状况,并保持对显名股东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为防止显名股东违反协议转让股权或作其他处分,或因其自身原因导致股权被法院冻结或执行,隐名投资者应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这样可以尽快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法律风险。
《公司法》中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并决定其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合并、分立、解散等作出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关于齐某某公司与薛某光、安某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的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原告齐某某公司与被告薛某光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并要求被告安某某公司在一个月内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文章详细阐述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条件、相关义务及法律责任,强
股东大会决议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内容。首先明确了决议的适用范围和决议事项,包括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接着详述了股东大会决定发行公司债券时需包括的事项,如发行种类和数量、发行方式等。同时,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需满足资产条件、累计债券余额限制等条件。最后强调了发
我国《公司法》关于股权登记的法律程序。公司成立时,需在公司章程中载明股东信息,并签发出资证明书、建立股东名册及向工商机关登记。股权继受时,需修改相关记录并办理变更登记。股权登记形式包括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股权转移以股东名册记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