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省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再次鉴定的申请。再次鉴定的申请必须在15天内提出。为了及时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必须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周期进行严格限定。申请期限从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次日开始计算。如果超过15天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
医疗事故中的责任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金额为全部损失的10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金额为全部损失的60-9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金额为全部损失的20-4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金额不超过全部损失的10%。
在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生和患者各自承担50%的责任。
责任程度的不同对赔偿金额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鉴定为医疗事故时,不考虑责任程度,一律承担100%的赔偿责任是公正和合理的。
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的“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是对事故原因的认定。这些表述只是为了医疗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而需要。
在构成医疗事故后,受害人(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有举证责任。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受害人需要举证证明自己受到损害的事实和接受过医疗的事实。损害包括病员生命和健康的损害,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接受医疗的事实可以通过挂号、交费等诊疗手续来证明,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
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