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最好不要单方面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相反,他们可以与医疗机构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流程如下:
医患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共同向市医学会提起鉴定申请。或者,患方可以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由医疗行政部门移交给医学会进行鉴定。另外,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
申请一方或双方需要交纳鉴定费。
医学会通知双方提交陈述书、答辩书以及其他鉴定所需材料。
查看相关专科专家名录,并选出需要回避的专家。然后,对双方认可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由医患双方和医学会共同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
召开鉴定会,医患双方按照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各陈述或答辩15分钟,专家进行提问,然后退庭。
专家进行讨论,并出具医鉴结论报告。
如果对鉴定报告不服,可以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
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原件。
包括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原件。
包括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由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对于在医疗机构建立有病历档案的门诊和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而对于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患者,病历资料则由患者提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由具备资质的部门进行。因此,患者委托一些没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可能导致鉴定结论不被认可。因此,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患者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处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包括合法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存在违法或过失行为、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以及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方式、启动程序、鉴定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鉴定结论的效力和再次鉴定的相关规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