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责任判定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过错。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解释规定,医疗机构应提供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以证明其医疗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证明其医疗行为没有过失。而受害人无需提供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的证据,因此不必在诉讼中提供这些证据。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限制如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到30日,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则应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鉴定申请。如果损害结果在多年后被发现,则从发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但超过20年的情况下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将失去实质意义。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