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医疗事故残疾鉴定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残疾鉴定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3-01-2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193
导读:医疗事故残疾鉴定标准是:根据受侵害方的伤情和情节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四个等级。伤情越严重的,可以获得的医疗事故赔偿金额也就越高,如果双方不能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一、医疗事故残疾鉴定标准

1.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2.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二、医疗事故赔偿中的注意事项

1.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内容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的双方当事人,即医疗机构和患方;
  2. 患者的基本情况;
  3. 双方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
  4. 医疗事故原因;
  5. 赔偿数额;
  6. 赔偿款给付时间;
  7. 违约责任等。

2. 明确医疗事故等级

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就该医疗事故有明确的等级鉴定,并且该鉴定必须是双方都认可的。

3. 详尽医疗事故原因

患者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应详细说明医疗事故原因,即医疗机构在该事故中存在过错,该过错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赔偿数额和给付时间

赔偿数额应精确全面,有理有据,作为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的核心。赔偿款项给付时间应具体确定,不宜使用“大约、左右、大概”等约数字眼。

5. 违约责任

协议书中应增加医疗机构逾期不予给付赔偿款项的违约责任,由此延误患方治疗,病情恶化的后续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付款事宜。

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导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进而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从而产生生命财产额外损失的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以办理残疾证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残疾证的办理程序、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的检查方法。办理残疾证需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根据听力损失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听力残疾证。同时,介绍了听力残疾的检查环境要求和评定方法

  •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法医物证鉴定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鉴定程序包括案件来源、委托、受理、检材保存和检验。检材主要采用DNA分析技术,使用PCR检测ST和线粒体DNA长度多态性。

  • 一、二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计算方法和鉴定标准。赔偿金额按照一级伤残的80%计算,并考虑了患者年龄和伤残等级系数。鉴定标准涵盖了多种严重功能障碍情形,包括智能障碍、眼部损害、颌骨缺失、肺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食管闭锁等。符合这些条件的二级乙等医疗事故患

  •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
  • 公民申请法医鉴定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 眼睛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