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应按规定由相应当事人承担。具体情况如下:
当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事先协商并共同缴纳鉴定费用。
当卫生行政部门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给医学会处理时,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应预先缴纳鉴定费用。若鉴定结果确认为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若鉴定结果认定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如需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
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用。
由于医疗纠纷的证据收集较为困难,患者在及时、有效地收集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首先应有收集证据的意识,要求医院立即封存病历资料,并最好进行公证或请律师作见证。医疗机构无理由拒绝或拖延患者的合法要求。
若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医务人员补记病历,患者有权要求在场监督补记过程。
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及其他证据时,医院和患者双方应共同在场。如需封存血液等物证,医疗机构应通知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同时,应复印和封存所有可复印和封存的资料,并由医疗机构加盖证明印章。
患者应及时要求进行相关检验,并行使自主选择检验机构和人员的权利。
若案件将要或已经进入诉讼程序,患者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或调查取证。由于患者能复印的病历资料有限,医院部分病历资料撰写无需患者签字确认,因此迅速采取保全措施可防止病历资料被篡改。
尽管医院负有举证责任,但患者不应被动等待,应尽力收集有利于自身的所有证据。
总之,医疗事故常引发争议。当事人对医疗事故处理方式不满意时,有权申请医疗鉴定。医疗事故费用的承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时双方当事人共同承担,有时由医疗机构承担。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