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不同,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要在发生后的12小时内上报。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责任程度的划分仅属于定性划分,并未完全解决定量问题,即具体应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承担60%~90%的责任比例,次要责任应承担20%~40%的责任比例,轻微责任的责任比例不超过10%。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美容纠纷是否属于医疗纠纷的问题。美容纠纷与医疗纠纷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区别。美容服务主要是商业行为,旨在改善个人外貌;而医疗行为则是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但当美容行为涉及医疗操作时,如出现问题则可能既属于美容纠纷也属于医疗纠纷。对于美容出事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