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可以分为具体标准和抽象标准。具体标准是指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规定的医师注意义务,用于判断医疗过失的具体情况。抽象标准是指医疗水准,即医疗界普遍实施的经验水准或技术水准。在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以及过失的大小时,首先应以具体标准为依据,同时考虑现行医疗水平、医疗机构等级、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与其同等专业和级别的医务人员在相同情形下的注意义务、医疗行为是否存在时间和事项上的紧急因素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区、等级越高的医疗机构、专业划分越细的专科医院,应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
尽管执业医师法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了患者的知情权,但对于告知内容、告知时机、告知方式、告知程度等方面仍较难确定。实践中,既有医方不履行或不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剥夺患者知情权或影响患者正确行使知情权的情况,也有履行告知义务不适当导致患者不利后果的情况。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个人认为,对于是否履行或适当履行告知义务的判断应根据具体案情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指导思想应明确:患者的知情权与消费者的知情权不同。正如英国学者米尔恩在《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中所指出的,“一个病人有权知道,在医生看来,他的病已入膏肓。但是,他并非必须行使这一权利,坚持知道最坏的情况。他的医生有义务不欺骗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必须向病人透露其或许不想知道的可怕消息。在履行这一义务时,应该铭记礼貌和行善原则的要求”。在对患者知情权保护的尺度上,应将实际损害后果和直接因果关系作为赔偿的基础,对医疗机构的要求宜宽不宜严。
准确把握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是我们判断医疗过失的重要指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医疗过失的内涵;其次,我们要掌握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最后,医生应该明确知情权保护的限度。在医患事故频发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准确把握好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才能更好地维护患者和医生双方的权益。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以办理残疾证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残疾证的办理程序、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的检查方法。办理残疾证需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根据听力损失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听力残疾证。同时,介绍了听力残疾的检查环境要求和评定方法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法医物证鉴定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鉴定程序包括案件来源、委托、受理、检材保存和检验。检材主要采用DNA分析技术,使用PCR检测ST和线粒体DNA长度多态性。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