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按照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及其等级
国家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我国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根据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种情况下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所对应的等级。由于涉及医疗各个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医疗事故分级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医疗事故标准仅列举了常见的医疗损害后果,作为医疗事故中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同时,该标准中的医疗事故等级与伤残等级一至十级相对应。因此,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因“工伤事故”就医并发生“医疗纠纷导致伤残”,其伤残标准可作为日后与所在单位要求“工伤待遇”的依据和标准。两者的鉴定标准是相同且通用的。因此,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定残”等事项对于日后其他纠纷的处理至关重要。当然,如果地方性法规对此有特别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1.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 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 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结语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的伤残等级有所不同。医疗事故鉴定标准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规定了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所对应的等级。在医疗事故鉴定中,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比例。此外,医疗事故标准列举了常见的医疗损害后果,并与伤残等级相对应。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法律也有明确规定。若对相关问题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进一步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