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义务尊重患方知情权,应当对患者的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医患双方可以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如果达成一致,应当签订协议书,并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医疗纠纷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的第三方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最高法院规定,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不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提。这一规定不仅仅是程序上对当事人的安慰,也否定了过去的作法。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置,等于将医疗事故的鉴定等同于法院的判决。没有或者没有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不仅不能胜诉,甚至连起诉的资格都没有。过去的医疗事故鉴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鉴定委员会常由当地的医疗专家组成,让他们自己进行鉴定,公平性大打折扣,患者也很难相信。
医生是医院的主宰,是患者的上帝。有些医生并不认为自己是为患者治病、为患者服务,而是认为患者有求于自己。我国长期处于公费医疗的体制下,医生地位高于患者,导致医患关系不平等。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坚持医患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过错原则不仅适用于患者治疗中的过错,还包括在履行医疗合同的整个过程中的过错。即在履行医疗合同中违反了合同法的一般原则,属于有过错的行为。实质上,过错原则就是合同约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合同的一方违反了合同原则,就要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美容纠纷是否属于医疗纠纷的问题。美容纠纷与医疗纠纷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区别。美容服务主要是商业行为,旨在改善个人外貌;而医疗行为则是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但当美容行为涉及医疗操作时,如出现问题则可能既属于美容纠纷也属于医疗纠纷。对于美容出事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