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册资本低于法定资金数额的,且现行法律、法规对注册资本有下限规定。
2、企业有经济纠纷,并已进入司法或仲裁程序。
3、企业在合同或章程中对生产、经营规模有最低规模规定,且调整后的投资总额小于该最低规模。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规定外方可先行回收投资,并且外方已回收完毕。
1、董事长(或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减资申请报告,详细说明要求减资的理由和减资的金额。
2、董事长(或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承诺函,证明企业无经济纠纷,也未进入司法程序。
3、县(市)区外经贸局或主管部门的转报文。
4、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一致通过的决议(正本)。
5、合同、章程修正案。
6、经注册会计师验证的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债权人名单。
7、批准证书(原件)、验资报告、营业执照(复印件)。
8、通知债权人证明。
9、在省级以上报纸上登载公司减资公告的有关证明。
10、公司就其有关债权债务处理情况或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
11、海关出具的因减资后原投资总额内进口的免税设备补税后的证明。
12、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注:第8项及以后文件需要在第一次刊登公告之日起45天后办理正式减资审批手续时提供。
1、申请:到投资服务窗口提出申请,提交申请材料。
2、受理:由投资服务窗口受理,根据材料的情况作出以下处理:
(1) 材料齐全、申请事项清楚,符合法定要求的,出具《受理通知书》。
(2) 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申请人当场更正后出具《受理通知书》。
(3) 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出具《补正内容通知书》(情况较复杂的,在2天内出具《补正内容告知书》)。
(4) 不需要申请行政许可或不属于投资服务窗口职权范围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1、投资服务处初步审查同意后,公司应在省级报纸上刊登减资公告三次。
2、三个月后,公司应将报纸公告及复印件交到窗口,由投资服务处审批决定。
综上所述,减资是一项需要刊登在报纸上通知公众的特殊公司经济行为。由于需要面向公众,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如有其他疑问,请在线咨询。
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证据的证据效力规定的不明确性,并分析了仲裁制度对证据的特殊性要求。仲裁程序试图摆脱证据规则的束缚,但又受到自然公正原则的影响。自然公正原则要求仲裁员独立行使权力,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成为仲裁程序中的公认基本原则,证据规则也因此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为一年,期间会因为不同情况有所中断或中止。申请劳动仲裁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经过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后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包括答辩、公开进行、当事人到庭义务等。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先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包括被保险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和保险公司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辖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身保险纠纷的法院受理程序,包括起诉、立案、排期、缴纳诉讼费和法院开票等步骤,以及保险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和解和仲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