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法人应当依法成立。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1)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3)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应当将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登记为住所。
(1)法人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法人的实际情况与登记的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3)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示法人登记的有关信息。
(1)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2)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1)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A、法人解散;
B、法人被宣告破产;
C、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A、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B、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C、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D、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E、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4)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组职权,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5)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根据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法人可以依法设立分支机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支机构应当登记的,依照其规定。
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
按照我国《民法典》当中的规定,企业的法人合并也是可以的。但是,法人合并需要对企业承担所有的民事责任。并且,要设立法人的话,也是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的。法人和企业的关系,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大家一定要仔细考虑清楚以后再做决定。
股东不同意更换法人时的应对策略。首先尝试与股东协商,研读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了解法人代表更迭的规定和流程。若股东仍不同意,可通过法定程序如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做最终决定。同时,涉及股东不配合签字的问题,应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尊重差异,必要时可通过股权转
资产评估公司能否作为法人股东的问题,列出了不能担任企业法人代表职务的各种情形,包括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经营不善破产清算、正在接受侦查和追捕、被判处刑罚并服刑、未偿还重大债务等人员。同时,文章还涉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否需要股东会决议及追加前股东是否必须
非股东法人需要承担的责任。虽然法人代表不是股东,但在法律和公司规章制度下,他们需要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法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此外,非法经营和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中,法人代表或相关责任人也需承担法律责任。具体
法人欠款是否会被拘留的问题。法人欠款是否会被拘留取决于具体情况,单纯的欠款数额不是决定因素。如果法人存在恶意逃避债务、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等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司法拘留。同时,文章还涉及侵权金额罚款和合同条款欺诈赔偿的相关内容。法人若涉嫌侵权,可能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