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总则》第195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中断诉讼时效:
债权人可以向具有解决相关民事纠纷权力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以中断诉讼时效。
债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从而中断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中断诉讼时效,从中断开始或相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反担保追偿权的诉讼时效问题以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担保追偿权是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能行使的权利,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债务人破产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预先行使追偿权。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需遵守诉讼时效限制。反担保的成立则需具备几个条件: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
无还款期的借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及规定。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可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并重新计算。债权人一直未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中国《担保法》中关于保证期间是否可以中断的问题。保证期间可以中断,如果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将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保证期间具有积极效力和消极效力,旨在平衡债权人和保证人的利益,确保责任的有效履行并在一定条件下减轻保证人的责任。
双重除斥期间的相关内容。两个除斥期间均为有效,其中第二个除斥期间是最长的。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受到双重除斥期间的限制。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其不会中断、中止或延长,且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