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会会员根据规定需要缴纳会费,作为工会经费的一部分。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照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经费。
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将一部分收入上缴给工会作为经费。
工会可以向人民政府申请补助经费。
工会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经费。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工会经费的具体使用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如果企业、事业单位没有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拒不执行支付令,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并设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各级工会的经费收支情况应当由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并定期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
工会所属的为职工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县级以上各级工会的离休、退休人员应当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工会对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提请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会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而经费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审核的要求。工会经费的使用需要经过广大群众、国家政府机关和工会成员的监督。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公司法人不让股东退股时的三种解决办法,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回购和减资。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司辞退员工时的工资发放以及外包人员被辞退的赔偿方式。对于股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咨询专业意见。被辞退的员工,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一次性结清,而外
公司法人及股东的年龄是否有法律规定限制的问题。公司法中并未对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年龄做出限定,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法人和股东在担责方式和行使权力范围上存在显著区别。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