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加工承揽中的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加工承揽中的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时间:2023-07-0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722
导读:加工承揽中的商标侵权的认定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看承揽人使用商标是否是直接侵权的行为,其次,再看承揽人在加工承揽的过程当中,是否有构成间接侵权的行为,然后才能够判断是否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A、认定方式一

承揽人是否是商标的使用人

根据加工承揽的特点,加工承揽人仅仅是根据定作人的指示,在物理上将商标用于商品,为定作人使用商标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加工承揽的法律后果应当归于定作人,因此即使加工承揽过程中出现商标侵权,其结果也应当归于定作人,而不应当由承揽人承担侵权的后果。

加工承揽人的使用是否是商标性使用

商标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商标使用要求满足形式要件和功能要件。对于加工承揽而言,承揽人的行为符合商标使用的形式要件,但不符合功能要件,因为承揽人使用商标是为了识别他人的商品来源,而不是识别自己的商品来源。此外,在加工承揽活动完成之前,商标使用仅仅是在承揽人和定作人之间,并不会面对相关公众,因此也就不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有两个:使用了他人商标和有混淆可能性。

B、认定方式二

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不构成直接侵权,但可能构成间接侵权。根据法律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间接侵权包括教唆侵权和帮助侵权。在加工承揽中,我们只讨论帮助侵权的情况。

帮助侵权的构成要件

帮助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主观过错和客观上有帮助行为。承揽人是否构成帮助侵权需要看是否存在直接侵权行为,以及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和客观上的帮助行为。

因此,对于加工承揽是否构成侵权的行为,需要区分是否是直接侵权或者是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指直接使用了他人的商标或者存在混淆的可能性。间接侵权是指存在主观过错,在客观上有帮助的行为,并且存在直接侵权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