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商标侵权人法律责任涵盖哪些内容?

商标侵权人法律责任涵盖哪些内容?

时间:2023-07-2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774
导读:销售商标侵权案件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给商标所有人造成了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相应的因果关系,在我国,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销售商标侵权案件的构成要件

销售商标侵权案件的构成要件包括:

1. 违法行为存在

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 损害事实发生

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财产损失和商誉损害。

3. 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

4. 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商标侵权的行为

商标侵权的行为包括:

1.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7.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立案标准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2.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

3. 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

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

根据司法实践,商标侵权行为种类繁多。明知某商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不得销售此类商品,因为这已经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故意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或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涉嫌刑事犯罪,并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