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保护 > 我国的销售者承担专利侵权责任吗?

我国的销售者承担专利侵权责任吗?

时间:2023-06-03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7305
导读:我国的销售者是否承担专利侵权责任是要根据销售者的主观状态来确定的。由于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以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损害事实发生时,受害人知道的,以损害事实发生之日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我国销售者是否承担专利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条规定,销售者是否承担专利侵权责任取决于购买人是否知道所购买的产品是侵权产品。如果销售者能够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即销售者不知道该产品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那么销售者将不承担赔偿责任。

专利侵权的情形有哪些?

1. 生产性侵权

生产性侵权包括两个方面:

(1) 生产、制造别人的专利产品。

(2) 使用别人的专利技术直接或间接生产并营利。

无论是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方法,还是自行设计制造他人专利产品并为生产经营目的自用,都构成生产性侵权。值得注意的是,外观设计专利只有在制造行为中构成生产性侵权,而没有使用性侵权。

2. 经营性侵权

经营性侵权是指销售侵权产品而构成的侵权行为。销售侵权是指明知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然销售。这种明知应为直接明知,而非应当知道。例如,接到专利权人的通知或警告应视为直接明知。在《专利公报》或报纸上发表声明原则上不能作为明知的前提条件。为了证明销售者已被专利权人警告过,最好通过公证机关、工商部门或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直接通知销售侵权产品者,以获得可靠的证据。

3. 间接性侵权

间接性侵权是以直接侵权的成立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直接侵权不成立,间接性侵权也就不存在。间接性侵权的成立通常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故意或明知,表现形式如下:

(1) 明知自己生产的某个主要零件是为某个侵犯专利权者特别制造的,可能构成间接性侵权。

(2) 提供成套的生产配件由他人组装成产品,其组装在一起必然构成侵犯他人专利的,应视为间接性侵权。但如果所生产的是通用配件,别人购买后还需要加上其他配件才能组合成产品,除非有共同故意,一般不构成间接性侵权。

(3) 转让许可性间接侵权,即将某项技术转让给他人,甚至将某项专利许可给他人生产或使用。生产或使用者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转让技术或许可专利一方亦可能构成间接性侵权。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侵权行为是在未获得专利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该产品。这种行为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购买该产品的个人来说,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取决于其是否知情。如果个人承担侵权行为,同样会因自身过错而付出相应的代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著录项目变更费是否需要主动提交

    关于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相关问题。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人应在一个月内主动申请并交纳变更专利著录项目的费用。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未缴足,将视为未提出请求。因此,对于著录项目变更费,申请人需要主动提交。

  • 专利申请程序解读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

  • 外观专利的产品相似度的侵权评价

    外观专利产品相似度侵权评价的过程。首先需确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并依据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判断两者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的相似度。比较对象主要是侵权物与专利的图形或照片中的形状图案及色彩。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需考虑其不同使用

  • 专利代理价格是否有相关规定

    专利代理机构的收费规定。根据《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代理机构应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收费,国家鼓励为小微企业和无收入或低收入发明人、设计人提供专利代理援助。专利许可收费无明确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可参考技术市场和技术投产后利润等因素。办理专利许可

  • 专利价值评估的因素
  • 著录项目变更所需时间
  • 申请专利所需资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