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伤认定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工伤认定申请人应填写《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用人单位应提供事故调查报告书,详细描述事故的经过和原因。
工伤认定申请人应提交《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或个人的工伤认定申请书。
工伤认定申请人需提供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工伤认定申请人需提供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包括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家庭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
工伤认定申请人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职工的诊断证明书和初诊病历。如果属于职业病,还需提供合法有效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工伤认定申请人需提供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工伤认定申请的法律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 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 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如果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以下情况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一) 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
(二) 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
(三) 不属于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
(四)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申请是处理工伤事故的前提。认定为工伤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工伤伤残鉴定,即确认受伤劳动者的实际伤残等级。即使受伤不严重,评不上伤残等级,但仍可获得相应的赔偿,特别是在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赔偿一般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新员工有权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需提交相关材料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保险赔偿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工伤认定和鉴定书、身份证明和银行卡复印件等。单位需按要求申报工伤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否则个人可在一年内申请。如单
员工在上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并承担次要责任时,能否认定为工伤的问题。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责任认定和流程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