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级别的伤残等级,赔偿金额有所不同。具体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赔偿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级伤残赔偿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三级伤残赔偿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级伤残赔偿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五级伤残赔偿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六级伤残赔偿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七级伤残赔偿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赔偿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赔偿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赔偿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对于五级至十级伤残,如果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如果属于工伤,伤残等级评定将在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如果不属于工伤,可以去具有相关资质的当地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需要,可以延长30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从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需要,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如果受到工伤,可以前往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果鉴定结果确认为工伤,可以向政府申请工伤赔偿,一般由保险公司进行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如果工伤被认定为9级,可以获得9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是10级工伤,则可以获得7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选择辞职,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还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的计算标准分为1级至4级和5级至10级。对于1级至4级的工伤伤残,职工将保留劳动关系但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一级伤残的补助金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为22个月,三级为20个月,四级为18个月
工伤中,只要是骨折就能评伤残等级,最轻的手指骨折也能上10级。如果骨折后有功能障碍,等级会更高。轻伤骨折的工伤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工伤十级享有7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合同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