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治疗的职工,在医疗期间内,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虽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如果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够从事原工作,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鉴定委员会将根据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职工应退休退职,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对于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从事原工作,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发放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职工,医疗补助费还应增加相应的金额,其中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根据以上原则计算的病假工资基数,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月病假工资 =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 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日病假工资 =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 当月计薪日 × 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对我国工伤病假工资规定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工伤病假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手心网站的在线律师,我们将竭诚帮助您。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文章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初次鉴定、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当工伤职工申请复查鉴定后,仲裁程序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中止等待复查结果。但具体是否中止仲裁程序取决于复查鉴定的重要性和预计时间,仲裁机
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基数计算,但约定的基数不能低于对应的职位的工资标准。在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