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伤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未支付工伤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若双方达成一致,可以签订工伤工资支付协议书。
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要求其介入调查并处理。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通常情况下,工伤职工享受的停工留薪期间不超过12个月。若工伤职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以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并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若公司在工伤职工治疗期间提前结束停工留薪期,属于违规行为。受损的劳动权益员工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若需要申请劳动仲裁,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准备以下材料
第二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一般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若经过劳动仲裁无法解决问题,可按以下步骤起诉:
第一步:准备诉状
起诉公司提前结束停工留薪期间,向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步:等待法院受理
法院在审核材料后,会发出应诉通知书,等待开庭。
第三步:准备起诉材料
需准备起诉书、本人身份材料和证据。
第四步:支付受理费
需支付一定费用作为受理费。
第五步:胜诉后的执行
若事实证据充分,胜诉后15天内,若公司仍未履行判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工伤工资未发放需确定维权方式,可采取协商、举报、诉讼、仲裁等方式。若经劳动仲裁无法解决工资纠纷,可向法院起诉。
旷工是否应发工资的法律问题。指出旷工的员工可以扣除当天工资但不可完全不发工资。详细说明了旷工的认定条件包括未按雇主规定提供劳动、缺勤没有正当理由及未经雇主同意的情况。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处理旷工的方法,包括制定规范的考勤制度、科学合理的考勤方式、收集其他
疫情期间工资支付问题的法律解析。疫情期间,雇主不发放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建议雇主和劳动者协商解决工资支付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劳动仲裁机构的帮助,如果企业因经营困难无法及时发放工资,可以与工会、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协商推迟发放或支付部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违法原因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少发或不发加班工资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导致离职的补偿金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也有所涉及。另外,离职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
广东省疫情期间工资支付的规定。疫情期间不能休假的职工需按劳动法规定进行补偿安排并确保工资保障,应视为休息日加班情形,企业需支付加班费。假期延长至2月2日是临时性调整,用人单位应按时发放工资,不得少发或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