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致残误工费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3-12-2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因公致残误工费规定是需要根据收入的状况,还有就是误工的时间来确定。当然了,如果说能够认定工伤的情况之下,那么工伤所有发生的相关赔偿费用都是从工伤保险基金来进行出具的。
一、工伤致残误工费的规定及补偿
工伤致残误工费的规定是根据受伤人的收入情况和误工时间来确定的。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工伤费用和工资全额,不存在误工费的问题。同时,企业也需要承担护理费用。
根据伤残等级的评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16个月、14个月、12个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如果伤残程度评定为五至六级且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经本人同意,可以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由单位办理因工致残内退手续,并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在此期间,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直至符合退休条件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二、工伤待遇内容
1. 医疗期间的待遇
在医疗期间,工伤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 工伤职工符合规定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医疗费用全额报销。
- 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单位按照省内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住宿费用由单位按照职工因工出差标准报销。
- 工伤职工在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由单位按月发给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本人工资。
2. 伤残等级评定后的待遇
工伤职工在伤残等级评定后,享受以下待遇:
- 伤残等级评定为一级至四级的职工应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 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24个月、22个月、20个月、18个月。
- 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90%、85%、80%、75%。
- 评上护理依赖等级者,按月发给护理费,标准为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 完全护理依赖者特别严重的,按60%发给。
- 易地安家的,由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安家补助费,途中所需费用由单位按照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 伤残等级评定为五级至十级的职工,原则上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并享受以下待遇:
- 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16个月、14个月、12个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
- 伤残程度为五至六级且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经本人同意,可以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由单位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在此期间,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直至符合退休条件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 伤残程度为七级至十级的,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单位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愿意另行择业的,可以由单位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或者伤残回乡安置费。标准分别为20个月、18个月、12个月、6个月,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情况,经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后确定为工伤的话,工伤保险基金将进行相应的赔偿,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发放标准取决于伤残等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
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是否算作工伤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
贵州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贵州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多种赔偿项目的计算公式和相关法律依据。赔偿标准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人均收入和支出等因素进行计算,同时也涉及到被侵权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相关法律依据的适用性和司
-
伤残鉴定及赔偿标准
-
工伤和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大脚趾骨折工伤的补偿金额和评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