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首先需要申请工伤认定,提交工伤认定书、医疗终结或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发票、住院费用清单、医疗病历等材料。
2. 工伤认定通过:一旦工伤认定通过,劳动者本人或授权单位可以领取工伤认定决定书。
3.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者需携带工伤认定书及相关材料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4. 填写工伤医疗待遇申请表。
5. 工伤保险医疗费报销: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医疗费报销,所有医疗费用(除非保险外的药品、交通、住宿、营养费等)均可报销,其中营养费和交通费有具体标准。
1. 医疗费用专用收据(发票):背面需有工伤职工或家属签字。
2. 门(急)诊病历复印件:包括封面复印件。
3. 社会工伤保险医疗待遇申请表:单位需加盖公章。
4. 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5. 个人书面报告。
6.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原件和复印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以下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 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4. 患职业病。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8.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9.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10.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在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劳动鉴定委员会会对工伤致残人员进行定期复查和等级变更。劳动鉴定委员会也应随时给予鉴定,以满足工伤致残人员的需求。
伤情鉴定的费用标准和相关流程。鉴定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医进行,或由司法鉴定机构代为鉴定并由公安机关委托完成,费用由公安机关负担。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不同鉴定机构的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不
申报工伤费用的时限及相关流程。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完成后需前往社保支付部门登记,并在每月1-20号之间向医保中心申请医疗费用报销。办理工伤医疗费用报销需准备相关材料,包括门诊和住院材料,外埠医疗费用还需
医院出院时收据丢失能否补办的问题,以及工伤保险的报销范围和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收据丢失可以与医院协商补办,工伤保险报销范围包括与工伤相关的医疗费用、长期待遇支付等。农民工也应参加工伤保险,并可在参保地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农民工工伤赔偿的范围及相关规定,包括医疗费用的全额报销、住院伙食补助费的发放、非工伤范围疾病的医疗费用赔偿、医疗期的确定及延长以及工伤津贴的发放。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放工伤津贴,确保工伤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