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房屋征收不能以“紧急避险”做借口,凡遇征收必须合理补偿。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紧急避险”的概念,与之类似的措辞只有“突发事件”、“情况紧急”等。而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地址灾害防治条例》、《行政强制法》中的相关法条,行政机关即使以“紧急避险”为由做出行政行为,也应当遵循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
征收方滥用紧急避险拆除房屋,法院判决受害人胜诉
紧急避险在征收拆迁中的滥用
2017年9月29日,兰州市某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了一份《紧急避险通知》,要求某小区的住户紧急搬离该楼。这一行动引起了李女士的困惑和不安。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房屋已经被纳入征收范围,却被称为紧急避险。这是否是一种创新的举措,还是有其他目的?
新名目“紧急避险”在棚改拆迁中的应用
李女士所在的小区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但在征收过程中,她与征收方存在较大分歧,无法在约定的时间内达成补偿协议。因此,征收方委托了某工程科学研究院对李女士所在的楼栋进行鉴定,认定该楼属于“D级危房”,结构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且对整体承载力产生严重影响,建议立即拆除。征收方以应急办公室的名义发布了《紧急避险通知》,并在通知发布后的两个月内组织相关部门对李女士所在的楼房进行了拆除。尽管补偿事宜尚未谈妥,李女士的房屋却被强行拆除。她感到委屈,并咨询了律师。
紧急避险在征地拆迁中的适用性
紧急避险是刑法中的概念,用于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紧急避险的核心原则是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损害小的利益来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紧急避险”的概念。因此,即使行政机关以“紧急避险”为由采取行政行为,也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在本案中,涉案房屋位于该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该区政府已做出征收决定。征收方以紧急避险为由进行强制拆除,并不符合自然灾害或事故灾难等情形下紧急避险拆除的条件。征收方的行为违反了正当程序。
法院判决:征收方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
李女士将兰州市某区人民政府告上法院,要求确认征收方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一审法院判决认定征收方的拆除行为违法,征收方不服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李女士获得了胜诉判决书,她感到非常激动。从征收补偿谈判无果到房屋被定为危房,再到强制拆除,她经历了一段艰辛的维权过程。现在,她终于得到了法律公正,确认征收方的拆房行为违法,为她与征收方协商合理补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遭遇违法征收不能保持沉默,只有勇敢使用法律武器才能获得补偿
征收方以各种理由进行强制拆除,如违章建筑、紧急避险等。然而,这些理由实质上都是征收方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而不想承担责任的借口。在征收拆迁中,只有经过法院审理的司法强拆才是合法的。因此,在征收拆迁过程中,被征收方不应轻易签订征收补偿协议,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学会识别征收方的花招,并及时寻求专业征收拆迁律师的帮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合理的补偿。
结语:合法第一条,拆迁不规范,赔偿两行泪
北京手心律师征地拆迁律师团队提醒广大被征收方,征收方提出的理由再多,合法性始终是首要的。在面对违法征收时,不要选择沉默,只有勇敢使用法律武器,才能获得应有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