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居民可以拥有土地占有权吗?

居民可以拥有土地占有权吗?

时间:2023-06-13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0936
导读:居民是不可以拥有土地占有权的,土地占有权只能是国家享有。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自然人不能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统一和唯一的主体,由其代表全体人民对国有土地享有独占性支配的权利。

居民的土地使用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而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了属于国家所有的部分外,大部分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此外,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分配给单位或个人使用。

土地使用权的定义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个人以及三资企业等符合法定条件的主体,根据法定程序或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的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方式

1. 经国家批准使用,再以合同方式设立

这种方式指的是土地使用人在国家主管机关批准的基础上,与国家签订土地使用合同,从而获得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的特点包括:

  1. 只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才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2. 取得土地使用权需要支付土地使用费。
  3. 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一般与企业经营期限相一致。
  4. 土地使用权不可转让。

2. 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方式设定

这种方式指的是国家以土地所有人的身份与土地使用人签订合同,将一定年限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人,土地使用人向国家支付出让金。这种方式的特点包括:

  1. 通过合同方式设立土地使用权,国家和土地使用人处于平等地位。
  2. 取得土地使用权需要支付土地使用费(出让金)。
  3. 土地使用权的期限由合同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
  4. 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交换、赠与和抵押。

3. 以承认的方式设定

在《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前,公民拥有合法产权的私房所占用的土地、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拥有的合法房屋占用的土地,国家承认房屋主人对其房屋基地的使用权。这种方式的特点包括:

  1. 取得土地使用权不需要支付土地使用费,但需要依法缴纳土地使用税。
  2. 土地使用权没有期限规定。
  3. 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但可以随房屋一起转让。

4. 以批准城镇私有房屋用地的方式设定

城镇居民需要建造私房时,用地来源只能是市郊集体所有的土地。用地者需要向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征地手续,并支付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以使国家获得土地所有权,用地者获得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的特点包括:

  1. 用地者需要支付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取代土地使用费。
  2. 土地使用权没有期限限制。
  3. 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但可以随同房屋一起转让。

5. 以集体土地所有人同意、政府批准的方式设定

这种设定方式适用于农村居民建住宅用地、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以及回原籍乡村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退休干部,以及回家乡定居的华桥、港、澳、台同胞等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用地等情况。用地者需要向乡级或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根据不同情况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获得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的特点包括:

  1. 不需要支付土地使用费。
  2. 土地使用权没有期限限制。
  3. 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但可以随地上房屋在土地所有权人集体内转让。

6. 以订立承包经营合同的方式设立

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集体所有的农业用地由村或村内经济组织与村民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的方式承包给农民使用,农民因此获得土地使用权,也称为承包经营权。这种方式的特点包括:

  1. 只有集体所有的土地或集体使用的国家所有土地才能实行承包经营。
  2. 获得承包经营权后需要按照承包合同支付承包费用。
  3. 承包经营期限有明确规定。
  4. 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转让。

需要明确的是,居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集体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因此,不存在个人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情况。居民可以根据土地使用权的相关规定,在符合土地开发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费的估算及法律规定

    拆迁费的估算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拆迁评估的技术方面和常见问题处理办法,包括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拆迁评估中常见问题,如基准地价确定、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认定等。拆迁补偿价的计算公式和关键因素也进行了说明。

  •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 股权转让的营业税征收规定

    股权转让的营业税征收规定。对于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投资入股的行为,不需要征收营业税,包括投资方参与利润分配并承担投资风险的情况。同时,根据修订后的规定,转让这种股权时需要征收营业税。规定自1月1日起执行。

  • 公有居住房屋拆迁补偿款的分配原则

    公有居住房屋拆迁补偿款的分配原则,包括承租人和同住人之间的拆迁补偿款分配是一人一份、均等分割的原则。拆迁补偿款归属清晰,涉及特殊情况下的分配标准和过渡期限的处理。拆迁补偿款应遵循遗嘱或法定继承规则分配,过渡期限由拆迁双方协商决定,拆迁方不得擅自延长,

  •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补偿费的发放时间
  • 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与户口的关系
  •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