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合法维权指南:从容应对强制拆迁

合法维权指南:从容应对强制拆迁

时间:2024-05-0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1795
导读:被征收人完全可以考虑通过在房屋周边的适当位置安装探头,安排邻居、亲友等房屋周边其他人员协助取证等方式实施。总之,将强拆过程尽量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尤其注意收集能够证明强拆人员身份的证据,是应对强拆时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应对强制拆除房屋行为的法律策略

第一步:了解强拆行为的法律性质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面临的强制拆除房屋行为分为合法和违法两种。合法的强拆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的法院强拆,而其他的强拆行为都应被认定为违法。因此,被征收人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强拆行为是属于哪一种,才能有针对性地应对。

第二步:掌握征收项目的进展情况被征收人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征收项目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清楚地知道针对自己房屋的征收进行到了哪一步。合法的强拆必须以征收补偿决定为前提,如果补偿决定还没有出来,那么此阶段的强拆就是违法的。因此,了解情况可以帮助被征收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

第三步:敏锐捕捉强拆先兆被征收人应该敏锐地捕捉到强拆的先兆,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在与征收人员的协商、谈判中,被征收人可以留意对方的态度、语气和“话外音”,并综合邻居的情况、整个项目的征收进展情况来判断强拆的“危险系数”。一些先兆,比如断水断电、堵锁眼等逼迁手段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强拆的逼近。被征收人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先兆,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四步:果断报警,阻止强拆如果强拆队伍真的到了家门口,被征收人应该果断报警,这是唯一有效的途径来阻止强拆。报警不仅可以为日后维权收集证据,还可以在警方出警迅速而强拆者又手软时,保住房屋的可能性。被征收人应该及时报警,并与警方合作,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步:收集证据,为维权奠定基础在强拆“进行时”,被征收人应该收集证据,以便日后的法律维权。拍照、录音、摄像、找证人等行为都是非常有用的。被征收人可以在房屋周边适当位置安装探头,安排邻居、亲友等协助取证。将强拆过程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并收集能够证明强拆人员身份的证据,这是应对强拆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第六步:果断提起法律程序,维护权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33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可以有效阻滞强拆的发生。如果强拆已经发生,被征收人应该迅即聘请专业维权律师,果断提起法律程序维权。在这个阶段,被征收人应该意识到一己之力与政府周旋的无望,只有通过法律程序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结面对强制拆除房屋行为,被征收人应该掌握上述法律策略,以便有效应对。了解强拆行为的法律性质,掌握征收项目的进展情况,敏锐捕捉强拆先兆,果断报警,收集证据,果断提起法律程序,都是被征收人应采取的行动。通过合理的法律策略,被征收人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违法建筑指未经批准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占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等建筑。处理方面,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土地并拆除建筑物等;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许可证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

  • 江苏拆迁政策的变化
  • 广州市出台住宅拆迁补偿最低面积标准,保障居民权益
  • 城市旧城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