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强拆后再给钱是否可以规避违法强拆行为?

强拆后再给钱是否可以规避违法强拆行为?

时间:2023-12-31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1965
导读:在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中,先补偿后征收是一项基本原则。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在征收中对合法房屋的强拆,必须经过法院的批准方可实施。征收方先自行强制拆除房屋,后将补偿款项转至被当事人帐户,明显违反了法定程序的要求。

征地拆迁中的强拆行为是否合法?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些征收方为了提高效率,会选择不走法律程序,直接进行强拆,并认为只要事后支付补偿款,无论被征收人是否认可,就不构成违法行为。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

案情介绍

2018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为加快城乡建设,对周边农村进行征地拆迁。刘某的房屋位于征收范围内。2019年2月,征收方要求刘某限期交出土地。然而,由于补偿标准问题未达成协议,刘某没有按期拆房。于是,征收方在2019年5月组织了强拆,并将原定数额的补偿款交给了刘某。

被征收人提起行政诉讼

刘某认为自己并不满意补偿,因此拒绝签字。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征收方的强拆行为违法。

征收方的辩称

征收方辩称,虽然强拆行为在程序上违法,但由于立即支付了补偿款,未给刘某造成极大损失,因此拆除行为不应被确认为违法。

律师解读

律师对征收方的辩称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给了钱并未造成极大损失就不算强拆、不算违法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中,先补偿后征收是一项基本原则。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在征收中对合法房屋的强拆,必须经过法院的批准方可实施。然而,在本案中,征收方先自行强制拆除刘某的房屋,后将补偿款项转至刘某的账户,明显违反了法定程序的要求。

律师认为,法律规定先补偿后征收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征收人能够有一定的主动权。在这一原则的保护下,被征收人能够拥有发言权和谈判的主动权。法律明确规定,以尽可能减少被征收人在未获得合理补偿前就被拆除的情况发生。如果房屋被拆除,被征收人将更加没有底气和征收方进行谈判。

因此,律师指出,如果强拆行为违反了先补偿后征收的原则,那么仍然构成违法行为,即使补偿款已支付也不能否定其违法性。如果发生类似违法行为,责任可以追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的补偿安置方式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 强拆房屋造成财产损失,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

    房屋被非法强拆后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被拆迁人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国家赔偿,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但不包括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等特定情况。

  •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

  • 案情摘要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

  • 农民朋友如何应对“大棚房拆迁”
  • 一、宾馆拆迁,住宅还是商业用房补偿
  • 遇到违法拆迁,这几件事你一定要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