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协议拆迁阴谋,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时间:2024-06-1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第一,拆迁人是普通民事主体,意味着其拆迁行为不受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制和束缚,具有很大的自主灵活空间。第二,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性质为民事协议,而不属于行政的协议,拆迁人的履约压力小,被拆迁人的维权更困难。
协议拆迁:法律专业解析
协议拆迁的定义和特点
协议拆迁是指政府部门以外的普通民事主体与被拆迁人通过订立民事协议的方式实现对房屋拆迁的情形。与征收拆迁相对应的拆迁情形,虽然在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协议拆迁的风险和问题
协议拆迁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 自主灵活空间:拆迁人作为普通民事主体,其拆迁行为不受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制和束缚,具有较大的自主灵活空间。相比于征收项目,协议拆迁能够免除繁琐的法定程序,提高效率。然而,被拆迁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失去了法定程序所提供的权益保护机会。2. 民事协议性质:协议拆迁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属于民事协议,而不是行政协议。拆迁人的履约压力较小,而被拆迁人的维权困难较大。相比之下,行政协议一旦签订,政府必须依法履行,否则将面临法律追究。3. 政府的角色:在协议拆迁项目中,政府往往选择藏在拆迁人的背后,由拆迁人施加压力,达到推进实际用地项目的目的。这使得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保护变得更加困难,而政府则能够轻松收取利益。
应对协议拆迁的策略
对于面临协议拆迁的被拆迁人,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策略:1. 不轻易签字:被拆迁人应保持绝对的法律优势地位,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除非补偿到位且满意,否则不要轻易签字。2. 聘请律师协商谈判:自学法律并不足以应对协议拆迁,因为拆迁方并不打算按照法律行事。聘请专业征收维权律师可以提供更好的谈判和协商经验,增加被拆迁人的议价能力。3. 调整补偿期望:被拆迁人应适时调整补偿期望,避免冒险和风险。在面对补偿数额的博弈时,要懂得互谅互让,避免走钢丝般的步步惊心。总之,了解协议拆迁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被拆迁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面对协议拆迁时,法律仍然是被拆迁人保护自身利益的最重要工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可以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产权纠纷证明等。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包括暂停公示、入户调查评估、制定拆迁实施方案等阶段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