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拆迁是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通过民事协议的方式实现房屋拆迁,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概念,无法在法条中找到相关规定。
协议拆迁之所以被称为“用心险恶”,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拆迁人的自主灵活空间:作为普通民事主体,拆迁人的拆迁行为不受行政法律规范的束缚,可以灵活操作。相比之下,征收项目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一步都不能跳过。
2. 民事协议的性质:协议拆迁的补偿协议是民事协议,而不是行政协议。拆迁人的履约压力较小,而被拆迁人的维权困难较大。对于行政协议,政府作为被告需要依法履行,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然而,普通民事主体不受此约束,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保护难以得到保障。
3. 实际用地项目不受影响:在协议拆迁项目中,政府选择隐藏在拆迁人背后,让拆迁人向被拆迁人施加压力。政府只需坐收渔翁之利,而被拆迁人的权益保护几乎无从谈起。
1. 不轻易签字:被拆迁人应确保自身在法律层面上的优势地位,迫使拆迁人陷入违法的境地。任何文件都不要轻易签字,除非补偿到位、满意。
2. 聘请专业律师帮助协商、谈判:自学法律并不足以应对协议拆迁项目,因为拆迁方往往不按法律行事。聘请专业律师出马,他们在协商谈判方面经验丰富,能更好地保护被拆迁人的权益。
3. 调整补偿期望,适时妥协:在协议拆迁项目中,为了避免风险,被拆迁人应适时调整补偿期望,能走就走,互谅互让。虽然我们是法治国家,但在协议拆迁中,法律与实际存在的矛盾需要妥协。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