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拆迁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仿佛几十万、上百万补偿款唾手可得。你不知道的是,拆迁的套路才刚开始。签订补偿协议是属于征地拆迁最后的阶段了,很多被拆迁户认为,只要签订了补偿协议,拆迁这事就算妥当了,补偿没跑了。
恐怕你没想到,征收方有可能在这个关键环节设置了一些隐形陷阱。如果没有发现这些隐形陷阱,很可能会导致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甚至满盘皆输。不仅补偿款被压低,甚至你可能七八年都拿不到这笔钱。
那么我们在签订拆迁协议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隐形陷阱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律师团就为大家具体分析常见的五大陷阱。
空白协议常常就是在补偿多少,怎么补偿这些地方并没有约定好就让被拆迁户签字的协议。空白协议说好听是协议,说不好听就是一张白纸,而且往往被拆迁人都是被拆迁方的甜言蜜语所蒙蔽和诱惑而签了字。
很多时候拆迁方以先签字有奖励为由,告诉被拆迁人你先把这个协议签了,先把几万的奖励拿到了再说。但是实际上有可能真的拿到了几万的奖励,但是本身的房屋的补偿却少的可怜。
所以不管拆迁方说的多么诱人,给出的补偿条件多么优厚,空白的协议都不能轻易签字,如果签字后在补偿问题上你就没有话语权了,即使起诉到法院也很难挽回了。
口头承诺陷阱与空白协议陷阱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只是拆迁方给出的拆迁协议是一份完整的协议,但是上面的补偿并不是被拆迁人满意的补偿。
这个时候拆迁方会为了尽快签约,会开出一些极具诱惑的口头承诺,比如你先签字,签字之后我们再给你额外的奖励等等。等到你真的签字之后拆迁方就会对此绝口不提,甚至矢口否则,这时被拆迁人才发现上当受骗,但也为时晚矣,所以对于拆迁方答应的补偿必须体现在书面文字上,决不能相信口头承诺。
拆迁协议是属于拆迁双方就最终谈判结果签署的合同,在签署之后双方应该各执一份以证明其在合同中享受的权利义务。
在实际很多咨询我们的被拆迁人都告诉我们说自己签了拆迁协议,但是自己却没有协议,被拆迁方拿走了。这样做拆迁方有可能会擅自修改协议内容,使被拆迁人的利益处于风险之中,所以在签完拆迁协议之后一定要自己保存一份已签订的拆迁协议。
在协商好合理的补偿签订拆迁协议的时候,一定会要约定交付期限。如果是货币补偿,要明确约定什么时间支付补偿款;如果是产权置换要明确约定交付安置房的期限。
经常会有被拆迁人高高兴兴的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后却迟迟拿不到钱或房。
这一点是被拆迁人最容易忽略的陷阱,在协议的最后一定要明确违约责任,这样可以制约拆迁方不敢轻易违约,万一拆迁方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支付补偿款或者交付不了安置房,我们也是可以根据违约责任来维权的。
你瞧,拆迁协议的签订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吧,而且这还是最重要的最后一环,有一点失误很可能会后患无穷。所以,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协议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掉进这个些隐形陷阱里。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