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农村老师试用期能享受征地补偿分配吗

农村老师试用期能享受征地补偿分配吗

时间:2023-11-0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2315
导读:这种情况不能享受征地补偿,老师的工作状态和征地补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征收土地之后才可以享受征地补偿,补偿的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需要由征收土地的一方支付。

一、农村老师试用期能享受征地补偿分配吗

是不可以的,教师与是否能享受补偿款没有关系,每个地方的拆迁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政府部门会根据当地的拆迁管理办法进行估算、赔偿。可以查看拆迁公告的具体规定,也可向当地土地部门咨询,如果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裁决。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对象是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即房屋产权证上登记的所有权人。如果不是所有权人,即便在房屋中居住或户口在房屋坐落的地址上,也不能获得安置补偿。

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是应当按照土地原用途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如征收的土地是耕地,则补偿费应当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同时土地补偿费必须严格执行区片综合地价。

二、如何处理征地补偿纠纷

(一)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二)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三)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按照规定,开荒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农民只能取得土地承包权。征地补偿款中的土地补偿款应该归村集体所有,涉及到的青苗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开荒地承包农民所有。这就是开荒地征地补偿款分配原则。如果农民因为征地补偿和政府部门发生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三、农村房屋征收安置方式有什么

对被征收房屋实行货币补偿安置或产权调换安置方式,由被征收人自愿选择。不过,对于临时建筑和简易房只予货币补偿,不予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以家庭及其所有自然院落为单位,选择完全货币补偿安置方式的,被征收的房屋及附属物按照评估价格给予被征收人一次性货币补偿,并支付搬家费和6个月临时安置过渡费。被征收人领取货币补偿金后,不再享受其他安置方式。

完全失去住房,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安置方式的,按“征一还一,差价找补”的原则,就近或异地还原安置在规划的还原安置小区范围内。评估机构根据被征收房屋实际情况按重置价予以评估,装饰及附属物按市场价予以评估,按照评估结果,计算被征收房屋的补偿金额。根据被征收房屋补偿金额结合还原安置房的核定价格,计算产权调换的差价。

在农村任教的老师不能享受征地补偿,征地补偿是按户分配的,与老师的工作状态无关。支付征地补偿时存在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请调解机构介入进行调解,还可以选择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去法院起诉来解决矛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各类土地的征收补偿费用标准、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等,并强调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包括拟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信息的告知和确认,以及申请听证的权利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和听取意见、特殊情况

  • 征地补偿安置程序

    征地补偿安置的程序和管理。市国土局在收到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后公告,被征收人需持证明材料办理登记。方案拟定后需公告并报市政府审批,签订征地事务协议。同时,要履行征地报批前听证告知确认程序,对抢栽抢种不予补偿。争议不影响方案实施,要在规定期限内搬迁腾地。市

  •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以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根据耕地被征收前的年产值计算,青苗补偿根据不同农作物有所区别,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则需与有关部门协商。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具体金额、土地被

  • 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房屋拆迁中的补偿标准,包括不同类型的房屋和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金额。房屋补偿标准根据房屋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另外,还详细列出了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如仓房、室外水泥地坪、沼气池等。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并对拆迁原因进行了简要

  •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
  • 青兰高速公路土地赔偿标准
  •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赔偿安置办法实施细则出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