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面积的计算对于被征收人的补偿具有直接影响。那么,在征收过程中,到底按照什么标准来计算“房屋面积”呢?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还是公摊面积?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9条的规定,对于已经登记的房屋,一般以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包括房屋的性质、用途和建筑面积等信息。
在房屋征收实践中,所谓的“面积”通常指的是建筑面积,而不是套内建筑面积或单纯的使用面积。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常被称为“地毯面积”,它是指房屋内地面上可以铺设地毯的全部面积。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公摊面积。简单来说,建筑面积是购房时销售人员所宣称的面积,也是登记在房产证上的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指商品房销售中应计入销售面积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筑空间的面积,包括楼梯间、电梯井、共用走廊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性规定如北京、上海等地仍然沿用了《条例》中的“建筑面积”一词。而有些地方还制定了规定以保障被征收人的权益。
例如,《济南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暂行规定》第15条第(四)项规定,安置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一般不得低于被征收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
济南市的这一规定有效地避免了置换的安置房的公摊面积增加,从而导致被征收人实际可使用面积减少的情况。同时,根据“拆一还一”原则适度增加的补偿原则,被征收人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安置房实际使用面积减少的问题。
作为被征收人,我们必须仔细区分房屋征收中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公摊面积等概念。
如果对测绘面积结果不满意,被征收人可以在房屋价格评估报告的复核、专家委员会鉴定乃至征收补偿决定的诉讼中提出异议。然而,通常情况下,面积本身不会引发太大的争议,主要争议点集中在对“无证面积”的处理标准上。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