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奖励的设立旨在对配合拆迁的人进行奖赏,促进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征收人应得的拆迁补偿已经明确规定。同时,第二款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因此,拆迁奖励的合法性是被认可的,但需要强调的是,奖励的存在是建立在合理拆迁补偿的基础上的。除去应得的补偿,额外增加的部分才能称之为奖励。因此,拆迁奖励一般不会过多,然而在近年来的征地拆迁中,奖励金额的增加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
在一些地方,拆迁补偿标准并不高,但拆迁奖励却异常高,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奖励金额高达百万元的情况。更有甚者,出现了所谓的“N+N”奖励:如果一个单元的居民全部签约,每户奖励N万元;如果一栋楼的居民全部签约,每户再奖励N万元。这种奖励方式等同于“连坐式”的奖励,究竟是为了对配合拆迁的居民给予肯定,还是为了在被拆迁户之间制造矛盾,以多数人胁迫少数人签约呢?这种畸形的变异已经偏离了拆迁奖励的初衷,模糊了拆迁奖励本应有的形式。
在面对变异的“高额拆迁奖励”时,被拆迁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1. 确定征收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征收补偿款是被征收人应得的合法利益,不论是否拿到奖励,合理的征收补偿标准是基础。对于拆迁方提出的高额拆迁奖励,被拆迁人应进行合理分析,不能被冲昏头脑,盲目签字搬迁。最后可能导致得不偿失。
2. 坚持“先补偿,再搬迁”原则: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进行补偿,然后再搬迁。因此,“先补偿,再搬迁”是基本原则。即使想要获得拆迁补偿,也要确保征收方是否遵守了“先补偿,再搬迁”的原则,不要为了拿奖励而贸然签字搬迁,可能导致无法获得应得的补偿。
3.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于过高的拆迁奖励费,要保持警惕,冷静分析自己房屋土地的真实价值。不要因小失大,贸然签字,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损失本应得到的利益。
总之,在考虑拆迁奖励之前,被拆迁人应首先确保协议书上所写的总补偿金额是否合理。如果补偿金额低于周边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值,特别是要低很多,那么为了几万元的拆迁奖励而放弃更多本应得到的补偿款,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征收补偿中,保护自己的权益至关重要。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