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某农村拆迁征收房屋时,前院哥哥的房子按正常拆迁程序安置补偿,到了妹妹张女士的后院却被村委会告知,已婚的出嫁女只安置不享受其他补偿政策。张女士不服,一纸诉状将区人民政府告上了法庭。因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农村已婚女子的根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即明律师为解读,张女士是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
出嫁女与其他村民的拆迁政策不同
张女士的祖母将自己拥有的涉案院子一分为二,前院给了张女士的哥哥,后院归张女士所以。2003年11月25日,村民委员会与张女士的哥哥签订协议书,同意上述张女士祖母名下的宅院前院归谢志强使用,后边归张女士使用。
2016年5月21日,该农村片区进行改造工作。2016年5月28日,拆迁指挥部与张女士的哥哥签订了补偿协议,针对哥哥使用的前院对其进行了安置补偿,到了张女士这里却被告知根据《关于〈中原新区天王寺片区改造补偿安置方案〉的补充规定》第二条第4项规定:“2010年12月31日之前,经村组规划的已婚且户籍户籍在天王寺村的女儿的宅基院,定时间内签约的可单独按人口安置,但不享受其他一切奖励政策。”张女士不服,凭什么我的安置政策和别人的不一样呢,就因为性别不同吗?
村里拟定的《补充规定》不合理,也必须遵守吗?
首先本案中,区政府并不否认张女士对案涉宅基院享有安置补偿利益,而是坚持认为应当按照《补充规定》第二条第4项规定的标准,即:“2010年12月31日之前,经村组规划的已婚且户籍户籍在天王寺村的女儿的宅基院,定时间内签约的可单独按人口安置,但不享受其他一切奖励政策。”
对张女士进行补偿安置,但实际张女士登记结婚的日期是2015年7月7日,并不属于上述规定的情形。在无其它正当事由排除张女士适用《安置方案》进行安置补偿的情况下,张女士作为案涉宅基院的合法使用人,其享受到的安置补偿利益总体上不能明显低于《安置方案》规定的标准。
所以,区政府应当按照《安置方案》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安置补偿标准对张女士进行安置补偿。
其次,涉及拆迁补偿的,应当做到男女平等,上述补充协议带有浓重的重男轻女的色彩,这种拆迁方案涉嫌违反宪法当中的男女平等原则。
同时即明律师提醒大家,遇到拆迁,不应该因为出嫁与否而被区别对待,在安置过程中,只要户口仍在村集体,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与其他普通户享受同样的补偿与安置。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违法建筑指未经批准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占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等建筑。处理方面,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土地并拆除建筑物等;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许可证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