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事务是否需要书面答复?
时间:2024-10-30 浏览:10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必须给书面答复。《信访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的答复要求
当场答复是否受理
根据《信访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收到信访事项后,如果能够当场判断是否受理该事项,就应当当场给予书面答复。这意味着行政机关需要立即向信访人提供明确的答复,以告知他们是否受理其信访事项。
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然而,如果行政机关无法当场答复信访事项,就需要在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向信访人发出书面通知。这意味着行政机关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信访人明确表示是否受理其信访事项。
例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信访人的姓名(名称)和住址不清楚,行政机关可以不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答复。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在收到信访事项时,如果无法确认信访人的身份和联系方式,就可以暂时不予以答复。
受理信访事项职责违规的后果
责令改正
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负有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行政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可能面临以下情形之一。如果行政机关违反了规定,其上级行政机关有权责令其改正。
行政处分
如果行政机关的违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的惩罚。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措施。以下是可能触发行政处分的违规行为:(一)未按规定登记收到的信访事项;(二)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三)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综上所述,《信访条例》对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的答复要求和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违规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行政机关在处理信访事项时依法履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维权指导: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