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拆迁人对安置补偿不满意,不同意签署补偿协议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跟拆迁方再次协商,要求提高补偿金额。
2.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已经签署了拆迁安置协议,将会陷入被动地位,因为一旦签字,协议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如果想要推翻协议,只能与拆迁方协商解除协议并重新签订,如果拆迁方不同意,将无法推翻协议。因此,如果对拆迁补偿不满意,应当谨慎签字,并及时咨询专业的征地拆迁律师。
1. 在新条例实施前,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民事合同,发生纠纷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根据新条例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订立的补偿协议涉及政府与被征收人之间的协议,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行政合同,因此,应当更适合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协议的公益性质。
3. 尽管从文字上理解,更多地指向民事诉讼。但是,补偿协议通常具有公权性质,因此通过民事诉讼来救济对于老百姓并不太有利。
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私有性质和公有性质的不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有所不同:
1. 对于拆迁私有房屋,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 对于拆迁公有房屋,拆迁人应与房屋使用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3. 对于拆迁租赁房屋,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分别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 被拆迁房屋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且选择货币补偿的公有出租房屋。
- 被拆迁房屋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居住房屋。
- 被拆迁房屋由拆迁房管部门依法代管。
- 被拆迁房屋为拆迁宗教团体委托房管部门代理经租的房屋。
城中村拆迁安置的原地回迁权利,包括相关法律规定和回迁房的房产证办理流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产权置换补偿方式并要求原地回迁,但具体实现需根据情况协商确定。办理回迁房房产证时,需查看委托代办协议、缴纳相关费用、按约定时间领取房产证并核对证书。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拆迁房协议的抵押性质,指出拆迁房协议不具备抵押功能。同时强调了房产证的重要性,并解释了拆迁安置房合同与产权登记的关系。此外,文章还列出了办理银行贷款所需的资料,包括身份证件、收入证明、婚姻证明等。
中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和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标准。出让方式包括协议、招标和拍卖,其中协议出让存在非法低价出让的风险。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个人住房土地使用权转让、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房转让、拆迁安置房转让以及工业用地补办出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