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组织强拆。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如果违章建筑经发现制止后,违章单位接受批评,承认错误,并在规定期限内主动拆除,将免于处罚。
如果违章建筑在规定期限内不按处理决定办理,或拒绝执行,企图造成既成事实,规划城建管理部门可以雇工代拆,以料抵工。同时,违章单位将被处以工程总投资额的5%至15%的罚款,违章主使人将被处以当月工资的10%至20%的罚款。
对于有严重影响或重大危害的违章建设,如果不执行违章建筑停工通知,强行施工,或抗拒拆除,除了规划城建管理部门可以雇工代办以料抵工外,违章单位还需补足雇工费用,并处以工程总投资额的15%至30%的罚款,违章主使人将被处以当月工资的20%至30%的罚款。
对于违章建筑对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文物古迹等造成损失的情况,按照政府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在拆迁征收领域中,违章建筑的类型主要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国家单位之外,私人企业及普通自然人没有资格去拆除所谓的违章建筑。违章建筑的认定应由国家行政单位进行。即使是拆迁违章建筑,也需要按照法定的流程和合法的手续进行,一般情况下不会获得补偿金。
租赁商铺中,出租人隐瞒商铺是违法建筑的事实导致承租人损失时房东应赔偿租客的问题。文章还分析了商铺租赁合同中的承租地点、租金递增及时间点、租赁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拆迁赔偿等事项的约定。特别是拆迁赔偿问题,指出承租人需与出租人约定双方关系的处理,包括补偿
成为“钉子户”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是否能获得更高补偿的问题。在房屋征收过程中,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不满意,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对于违法建筑,所有权人在建筑被确认违法前享有实际控制权,有权要求法律保护。违法建筑的拆除必须遵循法律程序,否则所有权人
农村非法买地的法律责任,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非法买卖土地的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拆除建筑物和设施、恢复土地原状、罚款等。同时,阐述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要件。最后强调遵守土地管理法规的重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