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 > 大病险保费的购买费用是多少?

大病险保费的购买费用是多少?

时间:2023-10-2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4517
导读:车险分为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其中商业险常见的就包括了,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车辆损失险、车身划痕损失险、自燃损失险、玻璃破碎险、不计免赔险等。商业险是由车辆所有人或管理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购买,并不具有强制性。

车险中的商业险都包含哪些

商业险是车险中的一种附加保险,包括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车辆损失险、车身划痕损失险、自燃损失险、玻璃破碎险和不计免赔险。

交强险

交强险是法定保险,适用全国统一的条款和费率。无论车辆是否正式上牌,只要上路行驶,都必须先投保交强险。

第三者责任险

第三者责任险保障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对第三者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经济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盗抢险

盗抢险保障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的损失,经公安刑侦部门立案侦查证实一定时间内没有下落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予以赔偿。

车上人员责任险

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障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车上的司机或乘客人员伤亡造成的费用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支付的必要合理的施救、保护费用。

车身划痕损失险

车身划痕损失险保障保险车辆因人为划痕造成的损失,如小孩用锐器划坏车身。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划痕属于车辆损失险的赔付范围。

自燃损失险

自燃损失险保障保险车辆因电器、线路、供油系统故障或运载货物自身原因起火造成的损失。投保了车辆损失险的车辆才能投保自燃损失险。

玻璃破碎险

玻璃破碎险保障保险车辆使用过程中挡风玻璃或车窗玻璃的单独破碎,保险公司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不计免赔险

不计免赔险是对商业险的一种补充,保险公司在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车上人员责任险中,对合理费用提供100%的赔偿。这样可以将车主的风险降至零。

车辆损失险

车辆损失险保障保险车辆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车辆自身损失。对于进口车、国产轿车,如果车辆年份较新,或驾驶者技术或驾驶习惯无法提供较高的安全保障,建议购买此险种。

汽车商业险能退吗?

商业车险通常是可以退保的。退保时,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交纳的保费减去已生效的保费后,将余额退还给车主。

退保车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车险保单在有效期内。
  2. 车辆在保险单有效期内没有进行报案或索赔,未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3. 投保人没有重复投保相同险种。
  4. 被保险车辆没有转卖、转让、赠送至车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
  5. 新车因质量问题被销售商收回或因技术参数不符合国家规定而无法上户的。

需要注意的是,交强险是强制购买的保险,车辆上路行驶必须投保交强险。商业车险通常可以退保,但退还的保费金额需要考虑保险已生效时间内应收取的保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受害人是否可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 海啸损失的保险理赔范围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

  • 醉驾肇事:保险公司亦承担责任

    车主购买了保险并签订了保险合同,要求保险公司赔偿涉水损坏引起的发动机修理费。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如果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导致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难以确定,保险公司

  • 企业团体意外险理赔内容有哪些

    张经理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因为最近意外事件频发,很多公司为员工购买团体意外险,但是,团体意外险有哪些保障内容呢?团体意外险会给整个团队里的人提供保障,一般来说,当团队中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保障的过程中受到了意外伤害导致伤残甚至死亡时,保险公司就需要根据合

  • 三责险的赔偿金额如何计算
  • 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的区别是什么
  • 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有哪些区别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