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案件当事人为保险合同受益人X某(原告),案件对方当事人为XX保险公司(被告)。
案件来源于保险合同纠纷。2005年4月20日,保险合同受益人X某的法定代理人Z某联系律师,反映投保人X某在XX保险公司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现被保险人因意外身亡。然而,XX保险公司以被保险人从事拒保职业为由拒绝赔付。Z某要求律师代理此案。
经初步调查,律师发现在订立保险合同时,XX保险公司没有向投保人说明拒保职业的范围。同时,XX保险公司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保险人X某从事拒保的货车司机或者货车随车人员职业。基于此,律师受理了此案。
一、律师得知该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由浙江海宁法院审理,遂前往该法院了解该案情况。该法院判决中指出,在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是车辆上的乘员,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责任。
二、在诉讼中,被告XX保险公司向法庭提交了事故车辆驾驶员的书面证言,以及被保险人X某的雇主的录音证言。然而,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这两份证言属于“证人无正当理由没有出庭作证的证言”,不能被采信。法庭倾向于采纳律师的观点,但同时表示,如有必要,法院将依职权向两位证人进行调查。
保险公司表示愿意调解,并提出补偿方案为给予原告5000元的补偿。然而,律师明确拒绝了保险公司的此项方案,并向保险公司的两位诉讼代理人指出,一审举证期限已过,即便法院安排二次开庭,保险公司也无权申请两位证人出庭作证。同时,如果保险公司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该证人证言依法也不属于新的证据,二审法院也不会同意证人出庭的申请。因此,保险公司依然无法证明被保险人在出险时从事了拒保职业。
保险公司代理人遂打电话向主管领导请示,补偿的金额从5000元上升到8000元、12000元。律师表示,保险公司唯一的胜诉机会就是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但在目前的民事审判体制中,法院主动调查的可能性很小。保险公司可以自行对这种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法院不进行调查也是完全合法的。然而,其后果只能是保险公司承担50000元的保险金赔付责任。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章特别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协议,以及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要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提供保障,并在事故发生时支付保
网签合同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网签在一定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想确保合同有效性,建议网签后仍需签订纸质合同。特殊情况下,网签可被认定为具有终极效力,前提为双方都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需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在线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遭受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的意外事故,以致死亡、身体残疾、支付医疗费用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由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