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时间:2024-02-0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6973

  【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对于儿童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少年社会化是否顺利,取决于家庭对少年如何影响而定。对于问题家庭,不仅无法将儿童社会化,反而将其引上犯罪道路。问题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各有不同,根据审判案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缺陷家庭。指父母双亡、有父无母、有母无父,以致无人管教或只有父母一方管教少年,发生管教不周的情况。江阴籍青年景某,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即因性格不和离婚,父亲将其带回江阴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成长期间,由于父亲的阻挠,母子从未见过面。景某的父亲从事商贸工作,没有再婚,不常回家。景某14岁弃学,15岁与父亲到无锡生活,期间不断将家中财物变卖,钱款用于上网游戏,17岁犯抢劫罪被判刑,18岁释放,家中财物几乎被他卖空,19岁组织一个抢劫团伙,大肆作案。

  2、贫困家庭。因贫穷,父母忙于就业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教。又因家庭贫困,使子女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少年在失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段解决满足自己的需要。江阴籍少年陈某自幼丧母,父亲再婚后继母携一女入住其家。家中只有一间二十几平米的简陋住房,全家靠父亲打短工的低收入维持生活。陈某12岁即因交不出学费而放弃学业,此后经常离家不归,理由是自己出去找生路,为家庭减轻负担。14岁时在街头抢劫同龄少年20元钱,被检察机关免予起诉。16岁时再犯盗窃罪。

  3、不道德家庭。正人先正己,父母双方或其一方实施不道德行为,则难以矫正未成年子女的不道德态度或不法行为。有的还会纵容或默许其实施非法行为。所以,不道德家庭的子女有模仿不道德父母的趋势,而父母因自身的不道德,无法制止。少年夏某,幼年即目睹母亲经常赌博、父母相互漫骂。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的他看到父亲经常带女人回家,在他心目中父亲是个吃喝嫖赌之徒,他对父亲除了害怕,没有一点敬意,9岁开始在家中盗窃,14岁时已发展到社会上作案,他以盗窃为生,对父亲完全失去了依赖感,17岁时已受过7次治安处罚、三次刑事处罚。

  4、敌对家庭。父母互相对立,如同水火,未成年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极易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或轻蔑感,进而不听从父母的管教。少年沈某父母不和,家中常有打斗谩骂声,幼时沈某每遇此况,躲进房间独自哭泣。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终日以酒麻醉自己,不事家务,陈某感受不到温暖、得不到照顾,15岁开始离家外出混社会。对父母再无牵挂。17岁已两度犯罪。又如少年蒋某,父亲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家庭气氛冰冷沉郁。蒋某经常故意回避父亲。某日深夜下班回家发现钥匙未带,无法进门,蒋某怕敲门引来父亲怒骂,即决定蹲守在门外等天亮,后难耐冷寂,骑自行车到路上转转,遇一独行妇女,胸前挂有手机,顿生劫取歹念,对女实施抢劫后又生淫念,强行猥亵。

  5、亲情过剩的家庭。父母对子女溺爱过甚表现为娇生惯养、百依百顺、袒护包庇、纵容放任,足以使孩子养成意志消沉、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不良品质。难以养成欲求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性,以至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少年程某系富家子,家产雄厚,自幼受到父母百般呵护依顺。初中阶段课业紧张,他无法忍受提出退学,得到父母许可。退学后与街头青少年混迹于舞厅、酒店等场所,所需金钱全数由父母供给,某日在网吧看见一美貌女,将女骗至酒店客房求欢,遭女拒绝,程恼羞成怒,强行奸淫,16岁即因强奸罪领刑。

  6、监督不足的家庭。父母对子女完全采取放任态度,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予过问,易使少年毫无顾忌地实施不法行为。少年蒋某某幼年伶俐,深受父母、乡邻喜爱,父母从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好,从未打骂过他。他逃学父母不知道、他交什么朋友父母不了解、他自动退学父母不知道、他几个月不回家住哪里靠谁吃他们也不想知道,他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打手,经常身携砍刀参与斗殴、盗窃、参与非法拘禁他人、帮人暴力讨债等等,做父母的一无所知。他们从不过问儿子的事。18岁时,蒋某某因四罪并罚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的累计计算问题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和犯罪行为地的认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因此400元不构成诈骗罪。同时,诈骗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关于犯罪地的认定,包括犯罪的预备地、实行地和结果地,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 法律制裁手段的分类

    法律制裁手段的四种分类,包括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的法律制裁,包括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文件及罢免国家机关领导成员。民事制裁是法院对民事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实施的惩罚,分为行

  •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