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合并 > 公司合并流程最新规定

公司合并流程最新规定

时间:2024-07-0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771

公司合并流程最新规定

一、董事会制订合并方案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的第一步是由董事会制定合并方案。合并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公司的名称与住所

合并方案应当明确合并前各公司的名称与住所,以及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的名称与住所。公司名称应当与公司登记时的名称一致,并且应当是公司的全称。公司的住所应当是公司的实际住所,即总公司所在地。

(2) 股份发行或投资总额

合并方案应当明确存续或新设公司因合并而发行的股份总数、种类和数量,或者投资总额,以及每个出资人所占投资总额的比例等。

(3) 资本处理

合并方案应当明确合并各方现有的资本及对现有资本的处理方法。

(4) 债权债务处理

合并方案应当明确合并各方所有的债权、债务的处理方法。

(5) 公司章程变更

合并方案应当明确存续公司的公司章程是否变更,公司章程变更后的内容,以及新设公司的章程如何订立及其主要内容。

(6) 其他事项

合并方案应当载明合并各方认为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

二、签订公司合并协议

合并方案制订完成后,公司应当签订公司合并协议。公司合并协议应当明确合并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并且经过合并各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

三、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合并各方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资产及负债状况、股东权益的会计报表,合并各方应当真实、全面地编制此表,以反映公司的财产情况。财产清单应当翔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产状况。

四、合并决议的形成

公司合并应当由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公司合并需要不同的决议方式:

1. 就有限责任公司来讲,其合并应当由股东会作出特别决议,即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才能进行。

2. 就股份有限公司来讲,其合并应当由公司的股东大会作出特别决议,即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决议通过才能进行。

3. 就国有独资公司来讲,其合并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才能进行。

五、向债权人通知和公告

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在报纸上公告。通知和公告的目的是告知公司债权人,让他们对公司的合并是否提出异议,并通知未参加股东会(股东大会)的股东。

六、合并登记

合并登记分为解散登记和变更登记。合并后,解散的公司应当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存续公司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新成立的公司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设立登记手续。只有进行登记后,公司合并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未婚同居生育小孩及财产处理的法律规定

    未婚同居生育小孩及财产处理的法律规定。对于未婚同居生育小孩的处理,分为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后的情况,并涉及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处理上,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最新法律规定明确了有配偶者与他

  • 老丈人的房子女婿是否享有居住权?

    老丈人的房子女婿是否享有居住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如果老丈人允许女婿居住,女婿就拥有居住权。居住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合同取得、法律规定直接取得、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以及通过取得时效的经过取得。

  • 机动车未经登记是否取得物权
  • 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怎么证明女方房子是婚前财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