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在本文详细介绍。
一、保持外汇流动性
在外汇占比增速持续放缓的情况下,需要保持流动性处在合理水平。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和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其方式和作用不尽一样。从银行体系来说,外汇占款较多直接带来丰沛的资金来源,而外汇占款明显减少情况下,其他来源的基础货币投放则相对较为间接。在较高存款准备金率情况下,银行吸收了存款要上缴较多的准备金,必然增加银行可用资金的压力。银行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少交一些准备金,而其他方式投放市场的货币则相应少一些,这样市场流动性就可能会更为有效地宽松。
二、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需要
对银行来说,信贷投放能力基础就是存款。在存款准备金率较高的情况下,银行的信贷能力必然受到较大制约。而稳增长则需要信贷保持合理的增速。去年存贷比作了调整,存款的口径也扩大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将被逐步地稀释。因为,外汇占款增长明显放缓,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情况下,银行业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是大趋势。
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需要
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抬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一方面银行吸收存款20%上缴央行,利率是1.62%;另一方面银行普遍缺资金,从货币市场获得头寸的成本隔夜为3%左右,七天为4%左右。银行往往是以较高成本从货币市场获得资金来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其回报率则大大低于成本。银行负债成本走高必然会给贷款利率带来上行压力,降准显然有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四、利率市场化最终实现的需要
经过去年11月的降息,短期内货币市场利率明显上升。但从银行来看,11月份的降息,至少会导致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率下降。11月份之后贷款基础利率是明显下降的。因为基准利率调整之后,存量的贷款利率自动会进行调整,贷款利率水平一定会下降。但回顾2012年,降了两次息后,二到三个季度市场的贷款利率是下降了,但是3个季度之后利率又开始上扬。2013年整个市场利率很高,尤其是6月份出现了所谓的“钱荒”。下半年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都比较高。这说明市场供求关系偏紧,而贷款利率上下限都已放开,此时利率就必然上升。毫无疑问,存款市场供求关系偏紧是不利于下一步存款市场利率最终放开的。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流动性尤其是存款供求关系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
五、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的需要
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加大投资力度对金融提出了更要的要求。下一步,需要有针对性的金融和宽裕的市场流动性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在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再积极,也可能会后续乏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六、持续存在通缩风险,存款准备金率需要下调
目前,PPI已连续34个月,存款准备金率却依然仍在20%的历史次高位。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阶段,PPI出现大幅度的负值的时候,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十分迅速的。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为6%,国际金融危机时最低为15.5%(大型银行)。为应对已经出现的工业领域持续通缩,存款准备金率适度下调是有必要的。
因此,无论是从针对性地投放流动性、还是从有效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乃至于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的角度看,当下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着方方面面的需要。从降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仅仅靠价格调整,效果不会理想。降息、定向调整加上总量适度调整,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当然,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是要大幅放宽货币政策,其稳健基调不应改变;而只是针对性地微调,这是货币政策灵活性的具体体现。适度降准并不会导致信贷增长失控。当局可以通过差别准备金率、抬高流动性成本、定向央票以及资本补充管理等手段来管理好合意贷款规模。
负债比权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负债比权益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反映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过高的比率增加资本风险,过低则可能反映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欠佳。合理把握借款经营风险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谨慎处理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和权益平衡问题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的程序和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境内外资银行及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外债核准需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与申请人流动性需要和资金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等。办理流程包括受理和审查两个阶段,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股票配资的定义及流程。在配资前,客户需了解合作模式和条款,如风控措施和账户限制。签署合作协议后,客户需存入风险保证金,并获得账户密码后开始交易。配资客户需根据操作情况选择合适的配资比例和资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