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国家赔偿法赔偿主体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赔偿主体是什么

时间:2023-09-01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1143

国家赔偿法中赔偿主体的界定

一、赔偿请求人的身份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是指遭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赔偿请求人应当是受到实际损害的当事人,具有请求国家赔偿的法律地位。

二、时效的计算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提起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这个时效期限从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三、赔偿主体的范围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主体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工作人员则是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职工和其他受国家机关委托执行公务的人员。

四、赔偿主体的行为

赔偿主体的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对赔偿请求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侵犯的行为。这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错误行为、违法行为或者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五、赔偿主体的责任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赔偿请求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侵犯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责任包括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等。

总之,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主体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他们行使职权时对赔偿请求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侵犯的行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请求人应当在两年内提起赔偿请求,并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时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赔偿法中责任主体的规定

    国家赔偿法中责任主体的相关规定。国家是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执行职务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国家作为责任主体需要全面承担赔偿责任,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自由想像与界限的关系,指出界限为自由想像规定

  • 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排除违法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中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包括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暴力殴打以及违法使用武器、警械等行为。国家赔偿的方式主要包括支付赔偿金和返还财产。支付赔偿金是主要的赔偿方式,而返还财产则是在能恢复原状或原财物的情况下采取的赔偿方式。

  •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材料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 赔偿法规定下该如何保障人权

    国家赔偿法存在的问题及其保障人权方面的改进方案。指出国家赔偿标准过低的问题,并建议提高赔偿标准以救济公民权利和防范国家机关滥用权力。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家赔偿法修正后的适用情况,包括不同时间节点和情形下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规则。

  • 城市建设配套费申请程序详解
  •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 国家赔偿的含义和法律规定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