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将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
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企业需要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及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付等事项,必须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国有企业改制经提取的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补贴,应以现金形式一次性支付或以资产形式建立职工保障基金。
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对原留在改制后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经济补偿金的安全性负责,并建立保障机制。同时,应接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国有企业改制可以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等。在进行改制时,必须制订详细的改制方案。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可以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主管部门制订,也可以由其委托改制企业或中介机构制订。但是,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的改制方案不得委托该改制企业制订。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应包括企业概况及近三年资产和财务状况,改制的基本原则、目标和程序,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方案,改制后企业股权设置方案和企业发展规划等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国资企改〔2004〕10号文件的规定报经批准。未经批准的改制方案不得实施。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税务、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等相关审批事项的,应先报经市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再报市深化办协调审批。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包括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或股权交割证明、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修正案以及可能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等步骤。最后需提交公
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源配置问题,提出通过资产重组优化产业、行业和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文章还指出,资产重组有助于形成大企业集团,促进内部资源整合,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企业重组有助于解决证券市
有限责任公司的两种收购方式: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文章详细介绍了收购流程,包括洽谈与初步了解、资产清理与调查、信息整理与分析、法律论证与依据、行政程序调查、收购实施方案、债务重组协议、谈判与合同签订、权利机构审议、部门批准与备案以及资产转移与登记变更等
关于国有企业兼并中债务的法定转移,笔者尝试以案例的形式加以分析。1997年12月,A市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展开,根据A市政府要求,乙企业于1998年1月并入同系统的丁企业。兼并协议约定,乙企业债权债务由丁企业承受。1998年3月5日,丁企业未按约归还原乙企业所欠甲信用社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