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补偿 > 关于遗产税征收有何标准

关于遗产税征收有何标准

时间:2023-08-1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1483

  遗产税是一个较大的税种,税额相对较高,因为一般继承遗产的价值都较高。遗产税征收必须制定固定标准,才能让纳税更加合理又合法,使民众得到信服,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关于遗产税征收有何标准?下面就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遗产税

  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征收遗产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理论上讲,遗产税如果征收得当,对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有一定的意义。遗产税常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和征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和资金流入,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故意不设立遗产税或者废除遗产税。

  二、保险赔偿金要交纳遗产税吗

  1、每个国家对保险"避债避税"功能的具体规定都不同。比如我国法律规定,人寿保险能"避债避税"。这是因为人寿保险是属于人的生命资产,不需要缴税的,并且受益人的权利是大于债权的,追债的人无权要求保单受益人以保险赔偿金来偿还债务。其实这从根本上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

  2、一般而言,被保险人死亡后给付受益人的保险金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大多数国家寿险保费也是免税的。在美国,个人寿险保费支出被视为个人费用,不属于免税范围,但一般遗产税法规定父母为子女支出的抚养、教育和医疗费用不列入可课税遗产,父母为子女投保的保险费是否算"抚养费"要视税务部门具体解释。同时,遗产税法都规定,纳税人享有一定的免税额,缴纳保费时应充分运用免税额以达到避税节税之效果。

  三、关于遗产税征收有何标准

  1、遗产税的计算公式为:应征遗产税总额=应征税遗产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遗产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别 应纳税遗产净额(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不超过50万的部分 10% 0

  (2)超过50万至200万的部分 20% 5万

  (3)超过200万至500万的部分 30% 25万

  (4)超过500万至1000万的部分 40% 75万

  (5)超过1000万的部分 50% 175万

  3、应征收遗产税的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全部财产 + 死亡前5年内发生的赠与财产

  4、应纳税遗产净额= 应征收遗产税的遗产总额—不计入应征税遗产总额(第5条)—允许在应征税遗产总额扣除的金额(第6条)—免征额(20万)。

  综上所述,遗产税征收的免征额是20万元,超过20万元的部分开始计算遗产税额,应征遗产税总额=应征税遗产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比照遗产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假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了解,欢迎登录手心律师网免费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征地补偿款被村委截留40%,合理吗

    关于征地补偿款被村委会截留的问题。法律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应归农村经济集体成员所有,而村委会截留40%是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公告补偿方案并接受监督,同时强调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应通过民主议定程序决定。但需注意,土地补偿费和征地补偿不同,征地补

  •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 假冒他人专利和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与防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

  • 企业是否有权利强制员工停薪休假?

    农村征地果树的赔偿标准一般根据政府文件和当年果树市场估价来确定。对于当年的果树,按照苗木价计算,对于多年生的果树,按照直径、高度和宽度进行计算。不同地区对青苗的补偿标准有所不同。如果每亩果树数量超过规定的棵数,按照标准进行补偿;如果数量少于规定的棵数

  • 征地对荒地怎么补偿
  • 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
  • 100万房子遗产税是多少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